第37章 理学之论(1/3)

作品:《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

所谓《性理》,即宋朝儒学家们发展出来的性理之学,它亦道德亦宗教,是将道德与当时人们的宇宙观(对世界的认知)进行合一的一种学说体系,实为宋朝时文人们内心的一种哲学思想。

它由“性”和“理”这两个辩证统一的要素组成。

其中“性”指的是性质,包括属于人的“天性”,和世间万物所表现出来的外在性状。

而“理”,则为古人总结出来的宇宙运行的客观规律。

所以要想写好一篇性理文,核心要义则自然离不开对性与理的辨析认知。

宋人认为,人是特殊的存在,所以人的性质,即人性,乃宇宙之本的“天性”,是天地之性凝聚在人的身上;而理,则为宇宙本体,是天地间客观存在的一种规则。

两者的出发点虽然都是宇宙本体,但对于性和理的关系,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则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以宋代朱熹为首的一派认为,宇宙万物,一理而已,天得之为天、地得之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各得之为性。所以,理是人性、物性的共同本质。

因此,就有了属于人的“性理”与属于物的“物理”之分。

当然在朱熹等人的观点里,性理是要高于物理的,甚至物理应归入到性理当中。

因为人性作为宇宙之本,要高于其它事物。

但人性却也最复杂,想要从人性(性理)的角度寻求天理,则非得抛弃性理中的一些杂质不可。

这便是“存天理灭人欲”,其过程之困难,远不及从物理出发来得容易。

所以实践环节,朱熹等人的主张是泛观博览、格物致知、穷其物理,强调通过学习与实践,逐步发现宇宙的客观规律。

是一种朴素的客观唯物主义思想。

而另一派则认为,性即是理,不应将性理与物理对立起来。因为性是内在的,而理是外在的,两者并无矛盾之处,在穷外在之理的同时,也可修心明心中之知。

所谓内外兼修、知行合一,才是性与理的最终行为。

毕竟是人在认知世界,而非世界在认知人,只有充分认清自己的内在本性,对自己的内在本性进行体认与践履。

才能通过实践,明晰自我,以达“天人合一”境界,届时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心性之学(心学)。

格物致知的同时,已然有点主观唯心主义以及道家修心、自我升华的意思了。

……

如果说县试中四书文考得是学生们对古人言行、道德的历史感悟与总结,写的是大道理。

那么性理文,考得就是学生对宇宙间万物的认知与哲学层面的追根溯源,相对于四书五经这种先贤著作,它更加富有学术上的辨析色彩。

而且性理之学是一直在发展着的,至林迎现下所处的时代背景,正好是其推陈出新、百花绽放的繁荣时期,各种思想流派不断交汇,兼具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哲学观。

本次县试,杜县令给出的性理文题目为,【天生于动者,地生于静者也,一动一静,交而天地之道尽之矣。】

林迎对着这道题沉思了良久,此题出于宋代邵雍所撰的哲学著作《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

句义为:天是从动中产生的,地是从静中产生的,一动一静相交合则天地的规律尽在里面了。

毫无疑问,站在后世的角度,这种解释是错误的。

但之于古人对自然界的朴素认知,林迎纠结的是该怎样作答。

一动一静相交合则天地的规律尽在里面——这句话在哲学思想中是没错的,也非常恰当。

可问题就出在“天是从动中产生的,地是从静中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 最新章节第37章 理学之论,网址:https://www.71ge.com/281_28171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