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破题的精髓(1/3)

作品:《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

古代破题的思路有很多种,清代文人刘熙载在《经义概》中总结:昔人论文,未作破题时,文章由我;既作破题,则我由文章。

世人皆知考题有题面与题意之分,破题的方法则有分破、合破,明破、暗破,又有反破、正破、倒破、顺破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探本推开、代说断做、照下缴上等诸多方法。

总之,文章的神奇变化,在破题时便已初见端倪。

破题如破得好,会让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反之,如果“破题不佳,后虽有过人之文,考官亦不复看。”

说白了,破题方法千千万,怎么写全由考生做主,只要前后文能说得通就行。但文章的好坏,却与破题角度息息相关,破题好坏,直接影响了考官愿不愿意细细看下去。

破题之先,必须认题。八股之文,一题自一理,一篇自一意,题中的精神,学者须先认明白,了了印之心中,方可下笔,然后句句字字洞中骨理。

倘若作答者自己都理解不了考题,那更遑论破题了。

回到本次四书文上。

王天下有三,浅显破题便是“王天下有三重焉”,是为正破,直接点出其出处和本意;遂即就题面中的“王天下”与“三重”的内容进行阐述,讲其合理性,又是为顺破。

如此当然算是非常好的破题角度,足以挥墨写出一篇好文章来。

但作为一道大题,仅仅阐述原文之意未免太过于墨守成规,显然非出题者的本意,同样也是得不到一个好名次。

林迎知道,此次覆试的五十名考生,都非庸才之辈,所以他们中绝大多数都应该能轻易想到“王天下有三”的出处。

那么杜县令出的这道题就缺乏区分度了。

原文不难理解,所谓“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呼!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翻译过来就是,帝王君临天下有三件事最为重要,如果做得好,那就很少会出现过错。

但身在上位的人,所定政策虽好但若不率先垂范,践行在民众面前,则民众不会信服,自然也就不会听从;而下位者虽常与百姓接触,宅心仁厚为百姓所知,但因地位不高,也难让百姓信服……

故,“虽善无征”与“虽善不尊”都是有缺陷的,都是君子应该避免的。

原文列举两个反例,表达了“要达成一件事,不仅要有德,还得有位,凡事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方能名正言顺。”核心要义便在于“中庸”二字,即不走极端,而要取两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这也是中华文明赖以持久的关键,说的不好听是“和稀泥”,说的好听则是寻求矛盾各方的最大共同点。

所以【王天下有三】,如果以“虽善无征”与“虽善不尊”的角度来破题,则比简单叙述何为“三重焉”,要更进一步。

是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的。

但林迎思考过后还是放弃了从这一角度破题。因为他熟读后世典籍,却知道还有另一种破题思路。

那便在将重点,放在“寡过”这两个字上。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

句中的“王”,应读“旺”,连起来便是,王天下有三重,寡过矣!

——想要天下兴旺太平,有三件事固然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则是“寡过”,要少犯错误!

天下大事,绝非简单的什么“重在实践,错了改正即可”,那是针对小事而言的,若涉及全天下的大事,岂可轻易尝试。古人的底层思想是重“寡过”的,所以一切政策制定,都应当深思熟虑后方可实施,避免出现严重的不可收拾的错误。

所以,林迎这种破法便是“不破词而破意”,乃此破中之绝佳者。

后面的承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 最新章节第36章 破题的精髓,网址:https://www.71ge.com/281_28171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