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议和争权夺利(3/5)

作品:《大独裁者报告

的是什么,官爵金银对康雪烛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康雪烛唯一想的,就是匡扶大清,歼灭反

“不错。真忠臣也!”这句就连慈安太后也赞叹不已,开口说到:“我们商量过了,准备把京城的全部兵马交给你来掌握。

“臣康雪烛,谢大后大恩!”

康雪烛跪倒在了地上,大声说道?为了这一刻,自己已经实在等待了太久太久

果然。和康雪烛却意料的一样,朱谕下后的第二天,被命为轮流领班召见的惶亲王奕蒜上疏,表示不同意慈禧的做法。他的奏疏态度明朗,大意是说,自古明君用人,进一人一秉至公,退一人亦必有证据,如今罢免恭亲王就没有证据。恭王自议政以来。没有明显的错误,不过在召对时。语言词气有点生硬,这一点多数人也没见到。而被参的那些罪名。一条证据也拿不出来。这样就要罢免议政王,未免也太浅显了。因此。请求皇太后允准,究竟议证王奕是否该罢,还是让王公、大臣们都公开议论,看看大家的意见,再下旨也不迟。

这斤”厚亲王奕蒜。行事鲁莽,为慈禧和奕共识。因此,朝中大事平日不让他参与;奕蒜自己水平不够,也乐得逍遥自在。这回,太后让他出来作四个领班召见之一,他看了朱谕,就感到不合理。如今,四哥咸丰帝一死,他便是道光帝几位皇子的老大了。他认为四嫂子这么对待六弟弟,是故意挑剔。所以,他不问后果,直言上疏反对四妓的做法。

但是太后随即下谕:“恭王狂肆已甚,必不可复用

在朝会之上,协办大学士康雪烛先拿出自己拟好的疏稿给大家看,提出奕蒜等人的奏折没有讨论的必要。他的意思很明朗,让大家支持太后。罢黜议政王。康雪烛已经深悉慈禧的本意,倒向太后一边。这样。他就深深得罪了恭亲王和醇亲王。

但是康雪烛却并不在乎,他要的只是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

随后。慈禧太后以以同治帝名义明上谕:“日前将恭亲王过失,严旨宣示兹览王公、大学士所奏,合以恭亲王咎虽自取,尚可录

这样。奕的议政王和席军和大臣衔被录夺,从而被排斥于清廷最高领导层之外,不得闻枢密。

上谕布之后,慈禧不打算立即召见奕。奕几次要求,她不予理睬,表示冷淡。直到十多天后,她才同慈安一同接见。

奕知道了慈禧的厉害。召见时诚惶诚恐。深自愧悔,伏地痛哭。

慈安太后心软,正想让这斤,为自己立过许多功劳的奴才起身,但却被慈禧太后以目制止,慈禧太后冷淡地说道:

“恭亲王。我们本是自家人,何必弄到如此,大家心里都不好受

在那喋喋不休说了一会,见到恭亲王伏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慈禧太后终于满意了,让恭亲王站了起来:

“六业。我们其实心里还是很感激你的,这么做也真的是迫不得已,这样。朝廷内外的事情还是归你统管,不过。这京师安危方面,我看还是交给康雪烛罢!”

奕连声谢恩,心里却对面前这个女人充满了畏惧,

恭亲王完全屈服于慈禧了,大清的事务的确还离不了奕,在召见后的同一天,慈禧即指示拟定谕旨,强调恭亲王确有认错表现,表示痛改前非,准其重新掌握军机处,但是议政王的名号不再恢复了。

同时。下令京师防御重任,全部交到康雪烛的手里,从即日起康雪烛有权利调动京城内外的一切军队物资。

可以说康雪烛是踩着无数人的尸体,爬到了人生的数峰,他胸中的那些梦想。在康雪烛看来也终于到了实施的时候。

可是。仅仅一个康雪烛能够应付一切吗?一个康雪烛,又能够挽救风雨飘零。即将轰然倒塌的大清帝国吗?

京师里的争权夺利,不过是灭亡前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独裁者报告 最新章节第三百九十二章议和争权夺利,网址:https://www.71ge.com/99_99075/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