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权衡利弊(1/3)

作品:《权唐

第五百三十一章权衡利弊南勇在孔晟的帐幕之外,犹豫良久,还是命守卫去禀报,自己有要事求见长安候。孔晟听闻南勇来见,有些惊讶。南勇是一个很有分寸且恪守礼节规制的年轻人,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不会夤夜来打扰自己。想到这里,孔晟赶紧吩咐护军让南勇进帐。南勇匆忙进帐,在孔晟面前拜了下去:“末将见过大将军!”孔晟笑了笑,扫了南勇一眼,轻轻道:“南勇,你连夜来见我,怕是有要紧事?”南勇深吸了一口气:“大将军,末将刚刚得到消息,史思明归顺朝廷,消息今天刚到京城,陛下龙颜大悦,在含元殿大宴群臣,还下诏命册封史思明为归义王、范阳长史兼河北节度使。末将得到军报,不敢怠慢,特来禀报大将军!”史思明是当前大唐朝廷的心腹大患,某种意义上比安庆绪还要让皇帝头疼。按照原本历史的走向,这个时候,史思明早就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了,可如今却才第一次归顺朝廷,历史前进的车轮似乎延迟了一些,不过大的走向还是未变的。孔晟安之若素,并没有南勇想象中的大吃一惊的神态。孔晟比谁都清楚,史思明此人反复无常,他这次归顺大唐不过是权宜之计或者是虚晃一枪,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再次反叛,取安庆绪而代之。而且,史思明的死期不远了。此人最终会死无葬身之地,留下千古骂名。对于史思明,孔晟根本没有太放在心上,对于孔晟来,面对一个注定要死亡和遗臭万年的人,他根本提不起半兴趣来。换言之,唐朝最终都会平息叛乱,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孔晟甚至无法理解,史思明向大唐朝廷投降有什么好值得南勇大惊怪的。这就是他作为穿越者洞悉历史走向与时下局中人的一个差别了。对于南勇来,史思明作为安氏叛乱的主要魁首之一,史思明的归顺对于朝廷来意义重大。而且,南勇想要向孔晟回报的还不仅仅是这个,还有朝廷因为史思明归顺而带来的一系列后续权力格局的无形变化。南勇见孔晟反应平静,仿佛一起都尽在掌握之中,忍不住暗暗倒吸了一口凉气。随着时间的推移,孔晟在南勇心目中的地位越加提升,同时也越加神秘。在孔晟平静的面孔背后,不知道蕴藏着多少深不可测的波澜,南勇不知道,也不敢去想。如果连史思明的归顺朝廷,都在大将军的预判之中,那么……除了用神人来形容,还怎么?“南勇,史思明其人狡诈阴险,反复无常,此人虽然此刻归顺朝廷,但将来……将来的事情还很难。”孔晟笑了笑,却没有透,跟南勇这些其实也没什么用,太多他也理解不了,所以孔晟的话只了半截。但孔晟的意思却很明显——史思明此人根本靠不住,史思明所谓的归顺,对于大唐朝廷来,未必是什么大好事。皇帝和满朝文武大臣高兴得似乎有些太早了——这是孔晟的神色、表情和一番话给南勇的直接感受。但既然孔晟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南勇自然不敢追问下去,更不敢妄言,因为事关朝廷大事,不是他一个的禁军中层将领所能非议的。“大将军,末将还得到消息,陛下正在考虑将赵王李系抽调回京,委派太子殿下统率朝廷兵马前往河东,接管史思明的地盘,尔后荡平安庆绪的余孽,还大唐一个朗朗乾坤!”南勇轻轻道。孔晟心头猛然一跳,这回明显有些震惊了:“陛下要将赵王抽调回京?换太子统兵?进驻范阳荡平安庆绪余孽?”孔晟一连追问,其实是在自言自语。这些重大命题,岂能是南勇所能回答的。孔晟心里浮起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不知道短短一日之间,皇帝的表现变化为何这么大。他才离开京城,皇帝就改变初衷,要重新扶植太子起来?前番好不容易才煞费苦心将皇太子李豫打压下去,如今一旦再次赋予李豫兵权,那么,整个大唐朝野上下,包括皇帝在内,将无人能制衡李豫。这一,皇帝不懂吗?他是昏了头还是被什么人蛊惑所致?赵王李系一旦被解除兵权,在与李豫的抗争中再无半优势。但赵王的个人遭遇与整个天下大势相比,孔晟更看重后者。对于大局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权唐 最新章节第五百三十一章 权衡利弊,网址:https://www.71ge.com/56_56395/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