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东南倭患 【4000字二合大章】(2/3)

作品:《寒门首辅

就吓破了胆,有谁敢再造反的?朱家王爷不敢造反,倭寇们却敢捣乱,这正中朱厚照下怀。朱厚照已磨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这个时候谢慎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在谢慎看来,神机营也好,浙省、南直隶组建的新军也罢,都配备了当下最犀利的燧发枪,这可是火铳的升级版,在明中期是绝对先进的。而倭寇手中有什么?倭刀?倭刀脱胎于唐刀,虽然锋利无比但那也是刀啊。刀怎么能跟枪比?还是佛郎机人引以为傲的燧发枪。他谢慎要的是让新军一战成名,从而堵住那些反对新军人的嘴。唯有如此新军才能渐渐代替卫所军队,完成升级。“嗯,那便用南直、浙省本地新军吧。”朱厚照虽然好战但对谢慎的意见却很尊重。谢慎说不宜调神机营平倭,他也就不再争了。“依先生之见,该由谁统兵?”朱厚照话锋一转问到了实际性问题。皇帝陛下这一问谢慎可是犯了难。要说明代抗倭名将,肯定要数俞大猷和戚继光。可问题是这两位都是嘉靖朝名将,一个现在才是几岁的娃娃,一个干脆还没投胎,谢慎总不能把还是娃娃的俞大猷推荐给皇帝陛下吧?要说其他优秀将领嘛其实也有,但都不似这二人出名。要谢慎这么立马推荐一人还真是有些为难。“怎么先生有难言之隐?”“陛下误会了,臣只是觉得由臣来推荐有些不合适,毕竟这不是臣的职责,臣还是要避嫌的。”............朱厚照大手一挥道:“避嫌?先生避的哪门子嫌。”谢慎苦笑道:“陛下,人言可畏啊。陛下也许觉得臣推荐平倭将领没有什么问题,可有的人却不会这么认为。他们会弹劾臣越权擅专的。”“那先生觉得朕要去问谁?”朱厚照闷闷不乐的问道。“陛下自然该问兵部。”“兵部?”朱厚照被逗乐了,一边摇头一边道:“现在的兵部可不是几年前的兵部了。朕是去问吕维那个和事佬,还是去问张谦那个马屁精?若是马文升还在就好了。可那个老货一不开心就拍拍屁股走人,把烂摊子都留给朕!”看的出来朱厚照对马文升的辞官还耿耿于怀。这也难怪,弘治朝的老臣之中清流文官无数,但精通兵略的只有马文升。兵部有马文升坐镇那便不会乱,再看看现在从正印尚书到左右侍郎全是一副混日子的架势,哪里有一丝一毫为国做事的觉悟。“陛下若是实在要问,那臣推荐一人。”“哦?先生快说说看。”“王守仁。”谢慎一字一顿道。这个名字朱厚照自然不陌生,平定宁王之乱时王守仁便立有大功,展现出了不俗的领兵能力。但他领的毕竟只是小股军队,要他总领东南平倭大局,恐怕有些冒险吧?谢慎看出朱厚照的犹豫,沉声道:“陛下,比王守仁更适合统领抗倭大局的人自然有,譬如杨一清,譬如杨廷和。但他们身上的担子都很重,陛下也不想看到西北,宣大出问题吧?”谢慎这话直说到了朱厚照的心坎里。相较于东南,西北宣大的安稳朱厚照更看重。如果要让他做出选择的话,朱厚照肯定也会选择优先保全西北宣大。“王守仁是不错,但资历尚浅,叫他主持平倭朕担心有人不服啊。”朱厚照的担心不无道理。要知道大明官场是最讲究论资排辈的地方。你的资历没到便是再有能力也只能乖乖的排队,前面的人空出位子了才可能补上。但更多的情况是上面的人不愿意腾出位置来。道理也很简单,官场带来的隐性收益实在太多了,不仅是对个人也是对家族。做到了封疆大吏,部堂大员有几个想提前退休的?还不得替子孙铺好路赚的盆满钵满再“功成身退,衣锦还乡”?“陛下若是因为资历原因弃用王守仁,臣担心会令有上进心的年轻官员心寒啊。”做领导的最重要的一条素质就是要明白下属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年轻官员最希望的自然是高升,不断升,一路升......而如果他们看到最有能力最有前途的王守仁都因为资历问题被天子弃用,还有那个有心气继续好好干?既然干的好也没可能向上爬,那就混着熬着吧。反正老家伙们总有一天得乞骸骨,等到那一天就能出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寒门首辅 最新章节第五百四十章 东南倭患 【4000字二合大章】,网址:https://www.71ge.com/54_54312/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