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国运之争(2/3)

作品:《寒门首辅

快,后勤不一定跟的上。谢慎估计达延汗最多带了十几天的口粮,要是一直望城兴叹,估计鞑靼人便只能灰溜溜的回到大漠去。正德皇帝陷入了沉默中。他一直觉得鞑靼人不过是土鸡瓦狗,但当真的面对时却现人都会恐惧。虽然他相信谢先生说的,宣府不会轻易被攻克,但下意识的仍然想要躲到更安全的地方去。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朱厚照还是叹声道:“便依先生所说。朕也觉得胡儿不会在宣府久留。”此时此刻朱厚照已经不可能走了。且不说胡儿来势汹汹,很可能将宣府团团围住。便是鞑靼人还没有兵临城下,他这个时候后撤对军心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越是危难的时候,朱厚照便越不能有惧怕之心,要与军队上下一心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这件事都有谁知道了?”“回禀陛下,除了杨总督和臣再无旁人知晓。”朱厚照满意的点了点头。大敌当前,最不能乱的就是军心。若是在这个时候军心乱了,不用鞑靼人力,宣府驻军内部就得崩溃了。“现在调集别镇军队还来得及吗?”“恐怕来不及了。”谢慎叹了一声道:“如果胡儿全力行军估计一两日就将抵达城下。”宣府镇并不是一个静态防御体系,其拥有许多戍堡,故而可以做到及时的预警。谢慎得到的这个消息就是从一百里外的戍堡传来的。............对达延汗而言,大明皇帝北巡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自他继承汗位以来,无时无刻不希望恢复祖先的荣光,重新入主中原。为此他用了无数手段,统一了漠北各部,让草原人团结在他的牙帐下,为了黄金家族的荣耀而奋战。但宣大这道防线就是阻碍他成功是拦路虎,唯有跨过这道防线才有光复大元的可能。他们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从不缺少这样的雄心壮志。但光有雄心壮志是不够的,大同、宣府的城墙太坚固了,坚固到令族人望城兴叹的地步。每每达延汗率领铁骑来到宣府大同城外,明军便都坚闭城门不出。达延汗无奈只能命族人到临近堡垒、要塞劫掠一番悻悻而归。但这次不同,长生天降下瑞兆,让大明皇帝驾临宣府。达延汗决定孤注一掷,赌大明皇帝会与他出城野战。他亲率大军绕过大同直扑宣府。这一次,他要赌上所有的东西,赌上部落族人的前程。“可汗,前面就是褐云堡了。”达延汗微微眯着眼睛,看着不远处的一处堡垒,长呼出一口气。“带人把这处堡垒拿下来,不要留下一个活口。”达延汗冷冷命令道。褐云堡是距离宣府最近的一处戍堡。要是让他们跑回宣府报信,将会极大的影响达延汗的计划。“遵命!”万夫长帖木尔抱拳领命。对于蒙古铁骑来说,这些戍堡不过是案板上的鱼肉,可以随意切割。“呜呜呜,呜呜~”低沉的号角声响起,两千人组成的先锋军朝褐云堡飞奔而去。拿下褐云堡,直扑宣府城,这是此刻每一个鞑靼骑兵心中的愿望。............“头儿,你看那是什么?”刘硕望着远处升腾起的滚滚黄尘,警惕的问道。作为距离宣府城最近的戍堡,褐云堡是宣府的前哨站。一旦有敌情,守备必须派人将消息传回宣府城,以叫总兵及时布防。守备官马忱一把推开刘硕,定睛向远处看去。黄沙滚滚扬起,直有遮天蔽日的架势。又起沙暴了吗?马忱正自疑惑间,刘硕却惊呼道:“头儿,怎么有马蹄声。”马忱不敢大意,立刻趴下耳朵贴地去听。只听见隆隆的马蹄声,直是震耳欲聋,听声音足有几千骑之多。“该死!”宣府城外的长城因为年久失修多有坍圮段,故而时而会有马贼出没。但马贼最多也就是几百人,绝不可能上千。虽然马忱不愿意相信,但是似乎只有一个解释......“是鞑靼人!”马忱攥紧了拳头。“你快些出堡,快马返回宣府城报信。”“可......”“都这时候了,还犹豫个屁,等鞑靼人纵骑过来,你想走都走不了!”“头儿,我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你和鞑靼人作战却跑了。我做不到!”“屁话,这是命令,是命令你懂不懂。”马忱近乎是在嘶吼:“快他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寒门首辅 最新章节第四百六十八章 国运之争,网址:https://www.71ge.com/54_54312/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