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六章 佛头香(1/2)

作品:《最春风

前世,能在罗皇后面前说上几句话的,哪个不是人精?谁又会把喜恶在外人面前表露出来?就是秦家,若不是吴氏做了宗妇,她在秦家是怎么死的都不会知道,蠢笨如她,在程老夫人健在时,也不敢造次。看看耿二太太就知道了,这个金陵的耿家不会是什么有底蕴的世家,廖老太爷不会把好端端的嫡**随便嫁出去,莫非耿家和耿文颐有关系?传说耿文颐高祖父是入赘的,按照当年的文书,到了他祖父这一辈可以让幼子恢复本姓,耿文颐的祖父很会做生意,因知自己这一支人单势孤,便花了大把银子,把自己过继到耿家同宗的一房远亲名下,耿文颐的父亲娶的就是这家的外甥女,后又纳了正妻的丫鬟做姨娘,生下耿文颐,把耿文颐记在正室名下做了嫡子。赵思登基后,耿文颐的父亲把他的生母抬为平妻,耿文颐更是为生母请封了诰命,封诰下来的那天,他那位嫡母在房中悬梁自尽。杨善忠找了一堆人弹劾了耿文颐,却又被耿文颐翻出他儿子纳新寡为妾的事,两拨人各揭其短,最后做为监国的庆郡王就和了稀泥,罚了两位阁老每人一百两银子......那年赵思只有八岁,回到寝宫后问内侍,耿阁老这样做是不是不对?结果不到三天,耿文颐就把自己只有五岁的亲生女儿送进宫陪着小皇帝玩儿......杨善宗气极,大骂耿文颐无耻,丢了读书人的脸,匆忙把自己四十几岁才生的小女儿杨梅也送进宫去。两位**在宫里住着,很快就被赵宥知道了,赵宥便上表,请求早立中宫人选。当时赵思八岁,杨善宗的女儿十岁,耿文颐的女儿只有五岁,庆郡王赵滔既是监国又是宗人令,便以杨家**年长更能早日诞下皇嗣为由,让赵思立了杨梅为后,待到赵思十五岁便大婚。耿文颐得知后,跑到赵思面前哭得一塌糊涂,说他的女儿因为陪着皇帝玩了几天,名节已毁,如今皇上却要另立皇后,他的女儿只好一死了之。从小到大,赵思身边就没有玩伴,对这两个陪她玩的小姑娘印象很好,听说耿文颐的女儿要死了,便道:“你别哭了,朕也娶她就是了。”皇帝的话就是金口玉言,耿小姑娘的皇后之位虽然黄了,可也捞了个贵妃。所以赵思死后,杨善宗和耿文颐在灵前哭得昏死过去,罗锦言相信那绝对是真的。皇帝到死也没有大婚,这两位的国丈梦彻底破碎,而且女儿也再不能嫁人了。现在仔细想一想,耿文颐的祖籍好像就是金陵的,只是并非大族,他的祖父又是过继嗣子,因为很少有人提起而已。如果这个耿家真和耿文颐有关系,有这样的女眷倒也不足为奇了。罗锦言很快就把这件事抛到脑后,跟着监寺去了方丈室。罗锦言只等了片刻,就有小沙弥过来,说住持大师请她们进去。罗锦言谁也没带,自己走了进去,管三平只好看一眼夏至,见她根本没有要跟着的意思,只好无奈地站在外面等着。住持明德大师已是七十开外,慈眉善目,笑容温和,罗锦言对佛经什么的没有兴趣,她也不想浪费时间。想要与和尚比试耐心,那肯定是输。所以她直截了当地掏出了一支金簪。“大师,妾身乃一介女流,千里迢迢来到金陵,就是想请大师认认这支簪子。”明德大师怔了怔,疑惑地接过金簪,无奈地摇摇头:“阿弥陀佛,老衲自幼出家,实是不认识此物。”罗锦言微笑:“您看看这簪子上有个云形标志,您可眼熟?”明德大师还是摇头:“老衲确未见过。”罗锦言点点头,给明德大师深施一礼,道:“不瞒大师,这是我婆婆的遗物,而打造这支簪子的匠人却与贵寺有些缘份,他姓云。”明德大师脸上的神情不变,他道:“阿弥陀佛,老衲确实不识此物。”出家人不打诳语,这老和尚只说不识此物,却不说不识此人。罗锦言抿嘴笑了:“三十多年前,永南伯解晨有个儿子,养在栖霞寺里,却是无人知其身份,之后他被银作局选进宫里。银作局为二十四衙门之一,所用工匠皆为阉人。永南伯打死也想不到,他好端端的儿子会被净身吧。”明德大师手里的佛珠微微停顿了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春风 最新章节第四六六章 佛头香,网址:https://www.71ge.com/53_53152/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