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一 教子(1/4)

作品:《金鳞开

火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代表着中央权力的延伸。在没有火车的时代,一份《皇明通报》从北京到交趾要走两个月的时间,而中央的政令因为不能使用信鸽,所以还要多花一个月。&;&;&;&;三个月足以生许多大事了。&;&;&;&;而如今轰鸣的火车将大明帝国朝廷中枢的臂延长了,让朝廷诸公能够更快地了解到地方上的问题,并且以更快的度调动军队、粮食、商货。&;&;&;&;虽然只是试验路段,长度也仅仅是二十里,但随同火车携带的数千斤货物,以及皇帝陛下和皇室成员,终究是以更快的度抵达了京外的第一站。&;&;&;&;“陛下,刚才火车最高时达到了二十四里。”负责火车计划的教授向朱慈烺禀报道。&;&;&;&;这位教授姓田名爽,只有三十出头,是王葵心公的得意弟子,在械领域颇有造诣和天赋。如果不是朱慈烺在这个时空呼风唤雨,或许他将皓穷经,在五十岁上中个举人,过完他庸碌的一生。然而因为朱慈烺,他在幼年时候的爱好得以成为终身的事业,并给他带来了光宗耀祖的会。&;&;&;&;朱慈烺朝这位年轻的教授点了点头,道:“载重多少?”&;&;&;&;“实验货物共六千斤。”田爽道:“不过理论数据在十二千斤上下。”&;&;&;&;“因为朕比较重。”朱慈烺玩笑道。&;&;&;&;田爽也跟着笑了,道:“陛下肩负日月,握江山,焉能不重?”&;&;&;&;这回因为皇帝陛下要求亲自感受火车,所以车厢里当然不能满载,从之前的实验情况来看,满载的危险性远高于空载。好几次事故都是因为载重过量生的。&;&;&;&;朱慈烺从窗口望向月台,因为采用了他的设计构思,所以与后世的火车站台差别不大。他问道:“葵心公如何了?”&;&;&;&;田爽顿时消沉下来,道:“恐怕无法亲见京津线贯通了。”&;&;&;&;王徵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极其高寿了,在确定京津线铺设之初,他就已经不再有体力和精力负责实际工作。破格将自己的关门弟子推到前台,也就是这位田爽。他把建设大明第一条铁路的殊荣给了田爽,正可以表明他对田爽的期望和重视。&;&;&;&;这可以算是他最大的一遗产了。&;&;&;&;朱慈烺想起自己与王徵的通信,想起技工学院到经世大学一步步走来,乃至葵心奖的颁行,不禁有些感伤。&;&;&;&;“算了,朕不下去了,添了煤就回京吧。”朱慈烺道。&;&;&;&;田爽奉命而出,立刻去安排了。&;&;&;&;车厢里只剩下五位皇子。环坐在皇帝左右。&;&;&;&;朱和圭看着父亲,心中颇为心疼。他想了想,终于开口劝道:“父皇且莫伤怀了,薪尽火传,葵心公能见到这火车,定然也是心满意足了。”&;&;&;&;朱慈烺吸了口气,道:“不是伤感,只是失落。”他顿了顿道:“英雄何惧生死。唯一的遗憾恐怕就是不能亲见自己的事业得到成就吧。李阁老临终前还在担心考成法会否走人亡政息的老路,这些都是忠臣啊。”&;&;&;&;隆景十年的腊月。李遇知寿终正寝,在永别之前一个时辰还见了一位到访的吏部官员,对考成法的改进和推行详加过问。那位官员也只是意外拜访,而李遇知在致仕之后也就过问了这一次政事,冥冥之中似有天意。&;&;&;&;皇太子知道皇帝陛下在得闻李遇知辞世的消息之后郁郁寡欢,今日又得知王葵心公的大限将至。原本热热闹闹的出行也变得让人压抑。&;&;&;&;“父皇,李阁老的谥号还未商定。”朱和圭道:“在文忠与文正之间,似乎颇有争议。”&;&;&;&;“朕怎么不知道有这争议?”朱慈烺反问道。&;&;&;&;朱和圭有些意外,不解道:“翰林院和国子监早就吵开了,报上也有……父皇怎会不知道?”&;&;&;&;“父皇的意思是。这事没必要上心!”皇次子朱和圻突然插口道:“随便是文忠还是文正,看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金鳞开 最新章节七三一 教子,网址:https://www.71ge.com/31_31835/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