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七 东邻夜宴歌尚齐(2)(1/3)

作品:《金鳞开

日本人将鸟铳叫做“铁炮”,将火炮叫做“大筒”。跟大明一样,日本人也是从欧洲人中认识了这种新式武器,并且大量购买,装备军中。&;&;&;&;在万历年间的壬辰援朝之战中,日本人已经有了成建制的铁炮部队,并且还一度嘲笑过明军的“三眼铳”,认为自己的铁炮远胜辽东铁骑的三眼铳。&;&;&;&;当然,那只是日军的错觉。明军不是没有鸟铳,而是因为辽军多骑兵,三眼铳放完之后可以作为铁槌在马上使用,更贴合辽东铁骑的作战风格。&;&;&;&;且先撇开“铁炮”上的口水官司,只说大筒。&;&;&;&;谁都知道铁炮的铸造工艺十分高端,用的铁料也十分惊人。日本有金有银就是没有铁,甚至连铁锅都要从大明进口,哪里来的铁料玩火炮?当朱慈烺在感叹大明的富铁矿太少,大部分铁矿石中的杂质含量太高的时候,日本人还望着不能打造兵器的潞铁流口水呢。&;&;&;&;幕府之前或许还能从出岛的荷兰人里买到两三具“南蛮大筒”,但毛利家这样的“外样大名”是肯定买不到的。&;&;&;&;在魏云的日语学习记中,外样大名旁写了三个小字:婢养子。&;&;&;&;可谓传神。&;&;&;&;“真的是,贵国在朝鲜用过的大筒么!”益田就宣忍不住又问了一遍,脸上表露出惊诧万分的神情。&;&;&;&;魏云学语言还算勉强,但要学习日本人的夸张表情却是怎么都做不到。对日本人而言,表情是交流的一部分,所以上至公卿下至庶民,说话时都要配上表情,否则就像是看外国电影没有字幕一样。&;&;&;&;对大明而言,这却是粗鄙的表现。&;&;&;&;有修养的人应该是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人,宠辱不惊于身……&;&;&;&;“壬辰抗倭之战中,辽镇主要用的是虎蹲炮,这种火炮威力小,射程近,真正的攻城炮不过寥寥。你说的是哪种?”魏云问道。&;&;&;&;益田就宣过滤了“抗倭”。激动道:“是那种一炮能够轰塌城墙的攻城炮!”&;&;&;&;壬辰之战让日本战国名将们留下阴影的就是明军火炮。以朝鲜城墙的强度,随军火炮不过三五发就能轰出一个大洞。虽然在明军看来,朝鲜王京的城墙也不过跟大明一个县城的城墙差不多,但对于日本人而言却十分震撼。&;&;&;&;他们的城墙比围墙也就高出一线罢了。&;&;&;&;“当然不是。”魏云面沉如水,让益田就宣探不到深浅。&;&;&;&;益田就宣果然面露失望,整个人都萎顿了,如果只是虎蹲炮,虽然阵列中很有用,但也不至于让毛利家冒着被除封灭族的危险对抗德川氏。&;&;&;&;“那种小威力的火炮。大明已经很难找了。”魏云玩弄着指:“我只知道大明军事博物馆里有一尊,是李如松平朝时用过的,被我军从东虏中缴获回来。”&;&;&;&;那尊火炮也是传奇,当时缴获的时候因为属于“军资”还是“古董”,颇有些争议。&;&;&;&;益田就宣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军事博物馆”,也不知道“东虏”又是谁,但他知道这句话的核心:现在大明要出售的,定然是威力更大的大筒!&;&;&;&;——果然是唐土上邦。太厉害了!&;&;&;&;益田就宣眼中又冒出了星光。&;&;&;&;“咳咳,”益田就宣道。“如果贵使真的要与我毛利家结盟,小人当回去禀报家主。”&;&;&;&;“可以,”魏云道,“我们还运了一门样炮过来,你可以带着我们的炮和火炮一起回去。如果确定要与我朝亲善,就让毛利纲广自己来相岛与我军总兵官陈将军签署密约。”&;&;&;&;“嗨。”益田就宣连忙应声称是。&;&;&;&;只要有船有兵。陈德已经将相岛纳入了掌中。&;&;&;&;他其实最早看中的是对马岛,起码岛上已经有了熟地,可以屯田,而且与济州岛一样是朝鲜的屏障、对日进军的跳板。&;&;&;&;不过对马岛上的宗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金鳞开 最新章节六六七 东邻夜宴歌尚齐(2),网址:https://www.71ge.com/31_31835/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