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九 南北驱驰报主情(12)(1/3)

作品:《金鳞开

崇祯二十一年八月十六日是皇长孙朱和圭的周岁生日。中午之前,朱慈烺就带着妻儿到了乾清宫偏殿,见过父皇母后皇伯母,以及袁妃。&;&;&;&;今天也是皇长孙的抓周日,非但宫中老人都来了,就连坤兴也一早入宫,来看小侄儿会抓个什么东西。&;&;&;&;此时偏殿的床上已经满满摆了各种小物件,有玉、有、有书、有刀、甚至还有算盘……这种对未来职业的预测原本不该出现在皇宫里,尤其对于皇长孙而言,他未来的职业基本已经确定了:受封皇太孙,然后等时成熟——父祖大行——登极称帝。&;&;&;&;之所以要举行这种缺乏依据的仪式,正是朱慈烺要释放一个信号。&;&;&;&;即便自己的儿子,若是不贤,也未必能够成为皇位继承人。&;&;&;&;因此殿中也就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情,明白的人都面色深沉,不明白的却都喜气洋洋。&;&;&;&;真正明白皇太子用意,却仍旧带着笑容的,只有永王殿下一人而已。他实在不清楚当一个连出城都受管制的藩王有什么好处,若不是怕被父皇发往凤阳圈禁,他由衷希望换一个出身——比如将门世家就很不错。&;&;&;&;满了周岁的皇长孙被乳母放了下来,由他自己在一堆物事中挑选。&;&;&;&;“这习俗也叫试儿,乃是看看孩子的启蒙教育和未来性情如何。”朱慈烺对面无表情的周皇后解释道。&;&;&;&;他很清楚,周后面无表情,这就是最大的不满了。&;&;&;&;果不其然,周后理都没理会,权当没有听到。&;&;&;&;年仅一岁胖嘟嘟的朱和圭坐在床上,面对一大堆统一颜色的器物。面露迷茫。终于,他看到一个圆乎乎的东西,伸抓去,正好能够握在里,旋即往嘴里塞了过去。&;&;&;&;一旁的乳母吓得半死,连忙上前将他嘴里的东西挖了出来。这才道:“恭喜皇爷、小爷,皇长孙抓的是一粒糖,日后肯定是日子甜美,又有口福的。”&;&;&;&;周后木然地转过头,对儿子道:“你刚说什么?是看孩子启蒙的?”&;&;&;&;朱慈烺也有些尴尬。孩子的启蒙工作基本是他在做,谁知道竟然养出了个吃货。&;&;&;&;“能有口福就好啊。”崇祯略有所指地说了一句,最后那个“啊”字说得却像是在叹气。&;&;&;&;自古以来的龙子凤孙,何尝面临如今的危?身为皇室宗亲,竟然可能面临自己下地干活的窘境。&;&;&;&;朱慈烺下意识地转向定王和永王。这才是崇祯真正在意的原因。&;&;&;&;让别的宗室过得苦些问题不大,崇祯并不是不能接受“贤者为王”的理论。然而如果落实到自己儿子头上,这就有些难以接受了。所谓心背都是肉,崇祯的确对太子偏心得厉害,但并不代表他不爱自己另外两个儿子。&;&;&;&;永王慈炤看来是下定决心要去从军了,京师讲武堂在纠结了数日之后,终于将录取通知书送进了通政司。据说讲武堂出来只是个士官,连军官都不算。这可真是从零开始。不过服役五年终究能保住自己的爵位,问题还不大。&;&;&;&;定王慈炯却有些让人担心。如果按照皇太子的分类方法,他就是属于不肖的。&;&;&;&;虽然大明帝室的艺术成就不如宋室,但宣宗以来的皇帝,无论书还是画,拿到外面去也不愧于名家大作,而到了天启帝里。更是将木作之术发扬到了极致。这种遗传和师资上的双重优势,竟然都不能让定王显得“贤”一些。&;&;&;&;朱慈烺听出了父皇的意思,想了想还是决定跟定王谈谈。&;&;&;&;在抓周仪式结束之后,聚在乾清宫里的人也都散了,朱慈烺在半路上叫住了定王。&;&;&;&;“慈炯。”朱慈烺道:“正好有事与你说。”&;&;&;&;朱慈炯只好藏起脸上的厌倦。上前行礼,道:“皇兄。”&;&;&;&;朱慈烺下了步辇,拉着朱慈炯边走边道:“你有没有想过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金鳞开 最新章节五七九 南北驱驰报主情(12),网址:https://www.71ge.com/31_31835/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