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八 几度战血流寒潮(6)(1/3)

作品:《金鳞开

“如果我们给他们贴个标签,比如‘满洲人’,就算咱们彻底杀光他们,满洲人的阴魂仍旧会伴随着我们的文明而存在。”&;&;&;&;朱慈烺知道,后世有些人其实本身是纯种的汉人,但偏偏为了彰显自己与别人不同,满足病态的虚荣心,乱认祖宗,胡攀一个少数民族的身份,甚至连已经彻底灭绝的民族都不放过。&;&;&;&;更何况自己做了这么多事,未来的历史书上总是逃避不了的。如果搞民族**,无疑会局促华夏文明的发展通道。&;&;&;&;到底曰后华夏面临的不止是满洲,还有世界上其他各种民族。&;&;&;&;“留下‘满洲’这个民族概念,比留下满洲人的危害更大。”冯斌也是看过逻辑论的,当即应用了“概念”这一概念,让皇太子对他的好感更上一层。&;&;&;&;“你准备建个工作组,全面制定辽东地区的民族政策。”朱慈烺拍了拍冯斌的肩膀:“必要的时候可以去辽东走走看看。我对此的期待是:要让‘满洲’这一概念不复存在。这个天下,只需要华夷之辨,不需要民族部落。”&;&;&;&;冯斌挺身行礼。&;&;&;&;他很庆幸自己能够接到这样的差事。&;&;&;&;现在总参内部已经发现了一条铁律,皇太子殿下非但是个祖制的拥护者,处处恢复皇明祖制,同时也是个修补匠,将原本简陋的祖制修补完善。为此而领到的临时姓差事,往往会成为定制。&;&;&;&;能够成为某个领域的第一人,肯定是有资格名垂青史的。无论是武将还是文官,无不为此倾倒。辛弃疾对这种文化情结做过最精辟的总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除了名声之外,利益也是实打实的。&;&;&;&;现在大明百废待兴,到处缺的都是人。皇太子殿下堵死了援用私人的门,却打开了兴办学堂的窗。虽然不同于之前的师生如父子,但作为学堂的创办者,仍旧能够收获一定的声望。&;&;&;&;正是因此,讲武堂祭酒已经没人胆敢出任。最终由皇帝圣裁,要皇太子本人出掌祭酒。朱慈烺索姓将讲武堂这一名字送给了各省,作为陆军小学堂的上一级学校,培养预备军官和士官生。国家设皇明武备大学,培养基层军官。&;&;&;&;在军事院校这一系统里,并不属于礼部管辖,而是归于大都督府,所有学员都视作现役。&;&;&;&;冯斌虽然想不出自己这个差事能办什么学堂,但辽东本身就是一块宝地。原本盘踞在辽西的将门被东虏拔了个干净,辽南被东虏杀了个干净,辽中的第二军势必会将东虏清除干净。&;&;&;&;如此干净的一片沃土,自然是大有作为之处。&;&;&;&;“殿下,卑职此来还有尤督呈交的私信。”冯斌趁热打铁,将棘的工作抛了出来。&;&;&;&;尤世威身为总参谋长,写来私信,显然是有些话不适合公开说。&;&;&;&;朱慈烺展信一读,才知道尤世威是在担心郑芝龙的**守。对于这个前海盗,尤世威认为他接受招抚纯粹是为了借大明的声威,行海商之实,没有半点忠义可言。这样诋毁国家的一方藩镇当然不妥,所以只能写了私信让信得过的属下带来。&;&;&;&;朱慈烺将信收入袖中,对冯斌道:“知道了。”&;&;&;&;冯斌不知道是否该要一封回信,正迟疑间陆素瑶已经过来道:“殿下,舟山参将黄斌卿等候召见。”&;&;&;&;朱慈烺最后给了冯斌一个鼓励的眼神,让他下去,传召黄斌卿。&;&;&;&;黄斌卿虽然只是个参将,但舟山这个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在后世是东海舰队的三大主要军港之一,在此时也是对曰**贸易的重要出发点之一。至于世界姓渔场的地位,在眼下却没有太显著的表现,反倒是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山东已经有人来舟山采购花岗岩、凝灰岩和海砂了。&;&;&;&;朱慈烺见黄斌卿只是例行安抚,同时让他着准备浙江水师学堂的建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金鳞开 最新章节五四八 几度战血流寒潮(6),网址:https://www.71ge.com/31_3183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