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三 拍马河潼自往还(一)(1/3)

作品:《金鳞开

朱慈烺拿到下文武呈上来的作文,果然是泾渭分明。文臣皆是之乎者也,洋洋洒洒,武将或是请的枪,或是自己憋出百来字,勉强完成任务。只看这些人文中反应出的思想,便知道在有明一朝想推行平等自由的思想是多么可笑。&;&;&;&;能在有生之年将“帝国”这个概念灌输给他们就不错了。&;&;&;&;朱慈烺命人将每份作业妥善保管,着转派收拢来的粮草恶和各种辎重前往潼关。洛阳城中的闹剧势必有收场的一天,他实在不愿意看到最终悲剧的一幕。不过秉承一贯给敌人下绊子的传统,朱慈烺命人让留出十万两现银,按照黄册上的记录按人头发放。&;&;&;&;十万两银子发到每个人头上,对于富家而言是蚊子腿上肉,对于穷人家来说就是救命钱。市场上多了这十万两流通货币,也能暂时掩盖物价上涨对民生的打击,同时还能将东宫没有囤积到的闲散货物分散到民众里。&;&;&;&;等李自成进了洛阳,见到的就是一个要什么没什么的繁华城市。&;&;&;&;一旦洛阳民众因为物资匮乏大量逃亡,乃至起事,李自成也就可以品尝一下人民造反给当局者带来的痛楚了。&;&;&;&;十六年十一月十八,萧陌传报,李自成前营大将袁宗第领兵,在龙门县外扎营对峙。&;&;&;&;朱慈烺前世只知道这里有龙门石窟,这回到了洛阳之后,看了当地方志,才知道龙门在战国时就大大有名。白起的成名战伊阙之战就发生在此地,那一战白起杀了韩魏联军四万人,开始了他杀星的第一站。&;&;&;&;“伊阙”这个名字比之龙门其实更贴近地理现实。因为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而立,中间有伊水流经,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座巨大的阙楼,故名伊阙。只要派兵守住香山和龙门山,就等于控制了洛阳的南大门。当年韩魏就是各守一山,抵抗白起。只是白起终究是不世名将,将两国联军各个击破,轻松惬意地赢得了伊阙之战。&;&;&;&;如果不是主帅能力悬殊太大,其实驻守两山的确是以小博大的好办法。&;&;&;&;“偷鸡尚需一把米,我们连这把米都没有。”朱慈烺站在龙门山顶,看着南面的袁宗第营旗招展,感叹道。&;&;&;&;“兵法所谓‘攻则有余,守则不足’,便是眼下这等情形呀。”身穿全新胖袄,肩上扛着两杠一星的参谋军官上前叹道,连敬语都忘了加。他虽然穿着军装,头上却仍旧戴着方巾,没有戴盔,里一柄折扇,不合时令地晃来晃去。&;&;&;&;他便是曾经的山贼军师,原天雄军的粮草书办,因为擒获牛金星而受了少校军衔,在左军部充任作战参谋。&;&;&;&;龙门山正是左军部的驻守之地。&;&;&;&;因为新收编的秦兵胆气未复,还不足以作战,更不能读力成营,朱慈烺便委任萧东楼为左军部千总,授以上校军衔。跟萧东楼一起来的天雄军旧部也都安排了训导官及时培训,教导军纪,考核合格的被委任为军官,不合格的也充任了士官。整个左军千总部就是如此结合出来的产物,难得的是官兵之间和睦融洽,并没有出现抱团抵抗的情形。&;&;&;&;其中缘故还是因为籍贯。&;&;&;&;左军部大多是从河北召来的兵,原来的天雄军也都是大名府人。卢象升当年就是利用河北人重视乡党的民俗,让天雄军充满了凝聚力。敌人每杀死一个天雄军士卒,就会增添一分天雄军的复仇之心,故而一旦被天雄军咬住的敌人无不脱一层皮。&;&;&;&;同样的口音消除了彼此的隔阂,何况打出卢象升天雄军这块牌子,对于河北人尤其管用。他们都感念卢象升,能成为卢督师的传代之人也是光荣的事。&;&;&;&;朱慈烺对这个滑稽的作战参谋略有些印象,玩笑道:“在孤面前说话,竟不通名报姓么!”&;&;&;&;“卑职曹宁,拜见殿下。”曹宁连忙行礼。毒书生已经成为了过去,如今只有恢复了本名的曹宁。&;&;&;&;曹宁已经不记得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金鳞开 最新章节一五三 拍马河潼自往还(一),网址:https://www.71ge.com/31_31835/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