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北上(1/3)

作品:《民国响马乱

民国八年二月份开始,天津城的大部分仓库被外来粮草辎重所填满,这些通过北上货运列车运抵此处的物资吸引了众多有心人的目光,也不得不让他们联想到其他地方—天津处于北洋政府与鲁军交界,而鲁军于此时突然囤积大批粮草可否有不可告人之目的。

为此位于天津的租界管理界首先过问此事,在得到答复后重又关起门来过他们的日子,随即有鲁军方面人员与政府接触,表示希望可以借道京张铁路,向察哈尔多伦运送军资—您先别急着拒绝,这是苏鲁皖巡阅使大人预备北上外蒙的东西,为此可以付出部分代价。

这给段祺瑞与大总统徐世昌出了个难题,王子安的理由的确很充分,外蒙地势宽广,路途遥远,若派兵进入必须得预备齐了,否则饿死在路上不得让人笑掉大牙;可话又说回来,特么谁知道你是一心一意北上外蒙呢还是纯粹给冯伟军提供军需?之前靠着走私都能把那儿的军队给换装,真让你俩连起来,大伙儿还能混么。

但不答应又不合适,他要满世界的嚷嚷此事,说政府不愿意收复外蒙,那政府存在的意义又是哪个呢?或者人家铁了心北上,一怒之下起兵打到北京城也不是不可能,虽说现在参战军已编出数个师,可多为新兵,训练尚未完善,战力存疑,且吴佩孚所部北上之后就窝到了洛阳不肯前行,在那儿****伤口训练自己的第三师,再者他的部队连续打了将近一年仗,厌战情绪有些严重。

可真是个糟心的麻烦,北上外蒙之事政府内部也早有提及,但因为国事艰难,未有力量可以兼顾,此时给他提出来,办不成还好,办成了声望更甚,本就不听政府话,如此尾巴不得翘天上,更没法治了。

直到王子安亲派杨度北上,向政府力陈此乃靖帅历经数年筹划,非乃临时起意或打算行鸠占鹊巢之策的,并允诺提供给政府部分军资,甚至包括身管火炮,其后若有部队北上增援,亦可人枪分离运抵,并先期将配属于天津的部队后撤表示诚意。

诚意放出,在经过府院共同商议、各效忠政府的军头同意后也便答应了王子安的请求,为此他们也是狮子大开口,要对方提供六个师的武器装备。这哪儿能行,六个师装备按北洋计还一千多万呢,有这钱自己不如当做军费打通到热河的陆上交通了,先谈着呗,反正等正式进军蒙古以后他们也不敢太过逼迫,否则就是拖后腿的行为,对此正好给自己口实再闹事儿呢。

先前参谋署倒真就打通到热河的陆上交通线做出过推演,地方好拿,政府虽在此处摆出了一个师又两个旅的部队,但还真不放到鲁军眼里,关键在于从热河北上外蒙太麻烦,绕路太多,而且需经过张作霖的防区,到时又得跟胡子打交道,且本地山峦起伏,辎重运抵不易。

察哈尔则不同,一是有京张铁路可以保障后勤,再者此地前出外蒙经过的大多是草原,虽也处于高原,可地势较为平坦,适合骑兵的大规模行进。

至于拿下北京就更不可取了,王子安并手下人还没做好取得全国政权的准备,他也没想在近几年攻取北京进而坐上金銮殿的宝座,那地方现下就是个烫手山芋,不止人才不够,兵力也是多有不足。

后面蒋志清以数十万嫡系部队并冯阎李三人合兵一百多万才堪堪拿下大半个中国,接手的也多有残缺不堪,其后四人又霹雳乓啷一通乱干,硬是靠着金元开路杂牌没节操掌握了中央权枢,就这,不也给人称作五省联军总司令么—跟孙传芳一样,或者现下王子安在民间的另类称呼。

有多大能力吃多少饭,他还不认为鲁军此时有本事拿下全国,顶了天有逐鹿的希望而已,对他而言,存在大量杂牌扯后腿的情况下还不如让别人占着呢,反正那个大统之位现下好处不多。

为此他们也是决定,就算付出部分代价,也要争取到利用京张铁路运送辎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民国响马乱 最新章节第243章 北上,网址:https://www.71ge.com/31_31446/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