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项城之谋(1/2)

作品:《甲午轮回

谭嗣同怔了一怔,他虽未带过兵,然袁世凯之言却得分外通透,加之其也饱读兵书,甚明士气之要,是以亦知此言非虚。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但事已至此,便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便又道:“公之军只管诛荣禄并围园,余皆无需多虑。去除老朽之事,当由本章京一力承担。”

见袁世凯犹自狐疑,便又道:“本章京素好结交任侠之士,今番已卒集百十好汉,必当行此大举,若公不允,唯有死于公之前!”

这番话虽是欲死在袁世凯之前,然隐隐然已是带了威胁之口吻,袁世凯当然明白,但他毕竟亦非常人,便笑道:“谭公欲行曹沫、朱亥之举么?”

曹沫见于《史记刺客列传》,劫齐桓公迫其将侵鲁之地尽皆还鲁;朱亥则见于《史记魏公子列传》,锤杀魏国大将晋鄙助信陵君夺军并一举克秦救赵,袁世凯以此二者喻之,自是蕴意十足。。

谭嗣同当然亦心知肚明,当即道:“袁公若当此大任,所建功勋,又岂是齐桓、信陵所能比拟?”不但未撇清自己,反而顺势而言,更显志在必得。

然此言却是稍缓当前之紧张气氛,袁世凯呼出一口气,摆手道:“此事关系太重,断非草率所能定。况且当今圣上至孝,未必允准此法。”

终于抬出了光绪帝,却是袁世凯试探谭嗣同此行究竟身后有无皇上主使。

谭嗣同道:“若公允可,本章京即刻入宫请旨。”

袁世凯终于长出一口气——此言已然表明,谭嗣同此行,并非皇上之意,便即道:“天津为各国聚处之地,若忽杀总督,中外官民,必将大讧,各国便有口实各自出兵,国势恐将瓜分。且北洋有宋(庆)、董(福祥)、聂(士成)各军四五万人,淮泗各军又有七十多营,京内旗兵亦不下数万;本军只七千人,出兵至多不过六千,如何能办此事?恐在外一动兵,而京内必即设防,上已先危。”

此言虽为搪塞,却也系至理——京畿重地,忽然生变,难保各国会以保护侨民之口实卷入其中,到头来势必各自分割中国之领土;且北洋各军皆受荣禄节制,自己以一军力敌数倍之敌,胜算委实不多,更何况,自己若打着光绪帝的旗号,只怕一动便即引发京师动荡,慈禧太后势必先将光绪拿问,须知北京城现在依然是老佛爷当家!

谭嗣同一滞,随即道:“兵贵神速,公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俟动兵时,即分给诸军朱谕,并照会各国,谁敢乱动?”

这话却是有些想当然了,毕竟便是再过神速,然自天津站出兵到京也须数日,若遇北洋其余诸军相阻更是旷日持久,慈禧自是有充裕之时间拿禁光绪帝,到时一道懿旨,只皇上之朱谕为伪,袁世凯之军便有师出无名之虞,若兵临北京城下,前无内应,后无补给,便是随便一个军机大臣登高一呼,这数千军兵登时便会作鸟兽散。然若是以此解释势必大费唇舌,袁世凯看看谭嗣同,索性抬出杀手锏,道:“即便北洋诸军不动,然谭公莫非忘了中国最精锐之军么?”

谭嗣同又是一滞,道:“袁公意指国师爷所部么?”

袁世凯点点头,道:“国师爷素有与太后气运相合之言,且料事无有不中,即便袁某人起兵尚顺,然若国师爷挥师勤王,只怕袁某人多年心血一朝无存!”

这话却非妄自菲薄,尽管袁世凯所练之军甚精,然若与国师爷麾下那些虎狼之军相比,便如萤火比之皓月,更兼国师爷威望极著,便是只亮亮名头,恐怕也足以使袁部心惊胆寒。

提到国师爷,谭嗣同终于难有先前之激情,袁世凯见状,便趁热打铁道:“兵变夺权,若无国师爷允可,终究难为。”

谭嗣同忽然道:“国师爷纵然有与太后气运相合之言,然也素敬圣上,今圣上有难,未必能容。且卓如(梁启超)素与容闳有旧,而容闳刻下乃国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甲午轮回 最新章节第十九章 项城之谋,网址:https://www.71ge.com/30_3023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