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荆州士族的选择(2/4)

作品:《三国之乱臣贼子

着的。

可在步骛眼里,这王城内的豪族实力兴许连青州郡城三大世家的实力都及不上。

都弱国寡民,真不知道新罗这些年是怎么在高句丽的兵锋下熬过来的。

当心有不甘的步骛把掌管钱粮的新罗官员唤到跟前的时候,那官员当即大倒苦水:“大将军明鉴,在新罗逆王的旨意下,敝国全民皆兵,农业生产几乎全部废弃了,粮食越吃越少,成年的丁口也越打越少,长此以往,自然是收支锐减,再者,前几次我们与高句丽的战争,虽然侥幸获胜,可先王积攒的国力早已经消耗一空,而丁口更是折损了三十多万。三十多万呀,新罗比不得天朝上国,物资人丰、地大物博,这三十万壮丁几乎是我们举国丁口的三成!正是因为如此,新罗才肯与上国缔结合约,不兴战事……”

步骛恍然大悟,原来其中还有这么一番典故,怪不得水淹王都的时候,新罗王麾下的那帮大臣倒戈的那么干脆利落,原来是新罗王的国策不得人心呀。

之前,战事顺利也就罢了,没有人会不合时宜地指出新罗王的不足,可一旦战局逆转,众人的身家性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新罗王就不可避免地被人抛弃了。

翌日一早,城外哨探的军卒便传来急报,是在十里之外发现大股兵马调动的迹象。

汉军将领也就罢了,跟着步骛成功占领敌国王城,又生擒了新罗王,他们都有一种不出口的豪气。

不过是几万大军罢了,他们青州军又怕得了谁?

可是,元皓与一干新罗将领就没有这么气定神闲了,虽新罗王已经被严加看管起来,可只要他一息尚存,城内城外便总是有人会抱着侥幸心理,由不得不防。

“甘将军,不知道上国兵马何时赶来?我听闻来援的这三万兵马可是逆王的嫡系,劝降已然是不可能成功的……”

面对喋喋不休的元皓,甘宁只是微笑,等到对方累了之后才道:“你怕了?”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好像被锋利的针尖刺到了屁股一样,元皓尖叫道:“开什么玩笑?我会怕他们?”

甘宁摇摇头,道:“那就是你对我们汉军没有信心。”

元皓生怕惹的甘宁不快,当即补充道:“没有的事情,我对汉军的战力钦佩非常!只是眼下来者兵马甚多,如果不能将其快速击败,只怕迟则生变呀。”

甘宁紧紧地盯着元皓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道:“如果我告诉你,我大汉在新罗只有我这一支军马,其余再无一兵一卒的话,不知道你会做何感想?”

元皓目光呆滞了片刻,喃喃自语道:“将军莫要笑了,事关重大,玩笑不得”。

甘宁正色道:“我没有骗你,汉军只有万余人马”。

元皓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如果甘宁是在攻占王城之前出真相的话,那么元皓以及一众叛将最有可能作出事情就是逃跑……

在正常人想来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孤军深入,独闯王城,这只是在演义中出现的故事,现实当中,如果真要人这么做了,要么他是个无可救药的疯子,要么,他是聪明绝顶的天才!

不只是元皓,听到甘宁出真相之后,殿内的众将士脸上神情变幻,生动的很。

谁也没想到,甘宁、步骛竟然真的是在孤军作战。

之前,新罗王使人散播谣言的时候,众人还以为那是新罗王使出的诡计,没曾想,真正的真相远远比谎言更要荒诞……

新罗王城面临着新的危急,据悉,黄巾巨寇管亥与新罗大军联手,正往王都而来,大战一触即发。

下邳,步骛破城,掳获新罗王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李贤耳中。

新罗虽,却也是辽东以南有数的三大邦国之一。

步骛、甘宁能够取得如此战功,这在之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乱臣贼子 最新章节第648章 荆州士族的选择,网址:https://www.71ge.com/29_29945/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