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陈到战关羽(2/5)

作品:《三国之乱臣贼子

,箭头未除,箭伤未愈,孙策只能干着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适才没能一股作气击破荆军大阵,往后只怕就没有更好的机会了”

“主公所言极是,当务之急是全身而退,黄祖实力两倍于我,一旦其援军抵达,我方危矣!”

孙策听罢深以为然,“荆军从三面攻来,我军若想退却,须得有人正面拖延,为大军撤退争取时间”。

战场上,次第而退需要极佳的配合。

作为退却一方,在进攻一方攻势逼人的情况下,没有人敢撒腿狂奔。

再快的腿也跑不过箭矢。

无数惨痛的教训证明,只有丢车保帅,才可能以最的代价保住实力。

“主公,我愿领军殿后!”自动请缨的却是孙策的亲卫将领董袭。

孙策深深地看了董袭一眼,脑中闪过诸多的念头,五年前,董袭便跟随他南征北战,讨伐山阴宿贼黄龙罗、周勃,亲斩匪首,攻打庐江刘勋,立下赫赫战功。

在黄盖、程普等人无法抽身的情况下,董袭确实是殿后的最佳人选。

孙策没有多言,只是重重地拍了董袭一巴掌,嘴里道:“我等着与你一起吃酒!”

董袭抱拳作揖:“必不负主公所托!”

在真正的历史上,黄祖便是死在了董袭刀下。

东吴十二将,没有一个是易与之辈!

城中,刘备亲领援军奔袭而来。

沧口火起的那一刹那,刘备在城头便看得很清楚。

大军最为重要的辎重营地毁于一旦,就算荆州能够及时运来下一批粮秣,却也杯水车薪,难当大用。

当务之急是击溃孙策大军主力,使其短时间内丧失战力,只有这样,荆州军才可以随心所欲地搜刮粮秣,而不必在乎江东军的滋扰。

之前,刘备是一个爱惜声名的人,可是,自打接连败给李贤,又被其栽赃陷害,背负杀害孔融的恶名之后,刘备无法洗白自己,只能破罐子破摔。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做一次好事,可能没有人会记住你的好,可若是做一件坏事,很快便会有人将之公诸于众。

如今,从青州到徐州,没有一处百姓念叨刘备的好,只要提起刘备,所有人的第一印象便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长此以往,刘备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坏下去。

做不成好人,那就做个十恶不赦的坏人!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化。

刘备不但有化,而且还熟读兵书,他一旦发狠,铁定有无数人倒霉遭殃。

侥幸逃脱李贤的围追堵截,刘备率领残军投奔刘表,自那时起,他便下定决心,只要能够扩充实力,他可以做任何事情!

讨伐孙策,不是易事,可黄祖却势如破竹,对此,刘备一直心有疑问,现如今,刘备的担心终于应验了,孙策果然另有所谋。

如果可以选择,刘备不想派兵救援,他宁愿黄祖兵败身亡,那样的话,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接过兵权。

只是,黄祖一死,带来的影响太大,刘备不确定自己能否承受住相应的压力。

毕竟,黄祖树大根深,而刘备根基太浅。

因而,再三思虑之后,刘备还是放弃了“坐山观虎斗”这个诱人的想法。

世人只敬畏实力,只有强大的实力才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虽然顶了个刘皇叔的身份,可刘备相信,在真正的枭雄眼中,这个“皇叔”其实屁都不是。

城内留有一千兵丁,足以应对突发状况了,除却关羽带走的人马,刘备将手中所有的力量都带出了城。

这一战,干系甚大,不能有任何意外。

行至半途,一个疑问浮上刘备心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乱臣贼子 最新章节第428章 陈到战关羽,网址:https://www.71ge.com/29_29945/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