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袁术来使(2/5)

作品:《三国之乱臣贼子

“射箭,快射箭!”城头的军将急忙指挥弓手抛射箭矢。

稀疏的箭矢对于盔甲坚利的北海军卒来宛若挠痒痒一般,不过,太史慈却并不打算强攻寿光城,他明白此行的目地,以最的代价赶走刘备,这就是胜利,当然了,如果能够手刃刘备以绝后患的话,自然就更好了。

“都尉,为什么不攻城?”胡庸对溜走的刘备耿耿于怀。

“今日,军卒已经过于疲惫了,不可再战”

“可我听袁绍麾下大将淳于琼正在赶来的路上,如果我们不能在袁军抵达之前攻破寿光城,日后再想破城的话,可就难上加难了”

太史慈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他好整以暇地分析道:“不妨事,我听淳于琼狂妄自大,如果他抵达寿光城,肯定会跟刘备生出间歇,那时便是我等可趁之机!”

“喔?都尉何出此言?”

“袁军抵达之前,刘备在城中一言九鼎,可若是来了淳于琼,谁为主,谁为次?”

胡庸不是傻子,太史慈这么一提点他便反应过来了。

淳于琼虽然只是袁绍麾下一名部将,可身后有袁绍做靠山,他不会把刘备放在眼里,而对于刘备来,淳于琼的援军是一把双刃剑。

几个月之前,就是袁绍与曹操合力将刘备赶出了平原郡,那时候,东莱军还是友军,可几个月之后,敌友逆转,曾经的敌人变成了朋友,而曾经的朋友变成了敌人。

友军变敌人倒是可以接受,可敌人变友人,这对于大多数人来都是一道坎儿。

谁都有亲朋好友,刘备丧失平原郡之役,折损了数千精兵,其中,有不少人的亲人故交还活的好好的,他们不去向袁绍寻仇也就罢了,这时候再让他们与袁军和睦一家亲显然有些强人所难,可如果拒绝淳于琼的善意,天下人只会认为刘备过于气,不识抬举。

大军回返之后,寿光城戒备森严。

北海军的勇猛之处,众人深有体会,如果可以选择,他们谁也不想再与其厮杀。

城下,北海军踌躇一番之后,并没有趁势攻城,这让守军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胡庸征得太史慈的意见之后,朗声呼喝:“城头的守军听好了,我家主公有言在先,只要刘使君能够去一次都昌城,主公必定会还他一个清白!”

不明真相的军卒听罢之后都在窃窃私语,李贤可是北海之主,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应该不至于作出食言而肥的事情。

强悍的北海军给刘家军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潜意识里他们开始抗拒与其为敌。

只有刘备明白,这一切都是李贤的幌子。

孔融压根就不是刘备杀的,他为什么要前往都昌城自投罗网?

再者,李贤才是孔融死去之后最大的受益者,按理,他才是最大的嫌疑对象,可为什么天下人压根就不怀疑李贤,反而对刘备杀人的观点深信不疑?

有时候,刘备也觉得自己很憋屈,为什么倒霉的总是他,辗转流离了十多年,好不容易在平原郡有了立足之地,谁曾想,麾下兵马不过万的他竟然被曹操、袁绍视作眼中钉,两位枭雄联手将其赶出了平原郡,后来,若不是李贤击退曹军,救下了刘备,不定刘备便要丧命在夏侯渊手中。

也幸亏李贤鞭长莫及,无法在乐安国久留,于是刘备便得了个便宜,在乐安国休养生息。

本以为一切不好的都已经过去,谁曾想,去了一趟都昌,刘备竟然惹了一身骚,传言认为他与孔融之死干系甚大。

如果眼泪可以洗刷冤屈,刘备早已经水淹七军。

多少年来,无论刘备如何落魄,他都有一种不变的信仰,他认为自己名声绝佳,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从头再来。

然而,眼下刘备引以为傲的美名竟然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乱臣贼子 最新章节第289章 袁术来使,网址:https://www.71ge.com/29_29945/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