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增广生员(1/3)

作品:《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

随着新榜单公布,各县考生又是一番波折了。

那些看了榜的,赶紧遣人去县里通知那些已经返乡了的学子过来覆试。

而那些被通知的学子,则分外惊喜,在家人的帮助下赶紧收拾了下行囊,然后当晚就出发朝府城这边赶来了。

白天稍事休息,第二天养足精神好应对学政亲自主持的堂覆。

大周王朝,宣沣六年,农历七月初五。

因罢考事件而耽搁的院试堂覆,正式开考。

当天上午辰时许,林迎等人携带考具来到了学政驻扎的衙门前,经过一番搜检后,便顺利进入到衙门内。

这次没有廪生作保的环节了,而是由学政衙门的书吏依据上榜的名次,依次点呼上一场的座次号。

青川县第一个被喊到的是林迎,随着书吏喊出“西宿字十四号”,林迎上前,从书吏手中接过试卷,然后就被带去相应的考桌。

本次堂覆各县共有考生两百六十四人,其中九十八人是后来递补上来的。

好在学政衙门的大厅加露天回廊足够宽敞,眼下摆了几百张桌子,倒也足够考生们作答了。

此次试卷上同样也有“浮票”,林迎在浮票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同时在试卷上写好自己的座次号。

又过去稍许,随着一声铜锣敲响,小吏们举着考题过来了。

堂覆考一文一诗,共计半天时间。

眼下过来的就是第一道考题,“文章”的题目。

只见题板上写着四个字。

【增广生员】

当看到考题后,林迎愣了一下。

其实不止林迎,其他考生也同样愣了一下。

这“增广生员”,不就是增生吗?

秀才共有三档,分别是第一档的廪生、第二档的增生,以及第三档的附生,附生就是最普通的秀才,增生则是秀才中的优等生,廪生则是秀才中获国家供养的奖学金获得者。

余下的青衣、发社,属于污点秀才,徒有秀才的名号罢了。

学政所出的【增广生员】这道题,究竟该怎么理解?

林迎一时陷入思考当中。

增生,又称“增广生”,在原来的历史中,明朝初定,规定各县共有生员二十,但随着文教日益昌盛,民间识字不断上升,达到明朝中后期时,识字率几乎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二十,几乎家家都有识字之人。

所以原来的秀才名额就不够用了,故又增补了增广生二十,以及数倍于增广生的普通附生。

如果将考题中的“增广生员”,理解为秀才的一个品类,则应当从国家大政的角度阐述增广生的意义,以及它的必要性。

那就写成一篇论了。

但院试堂覆,“一文”,照例应该是四书文才对。

学政虽然没有明说。

但将它写成官场公文,可还行?

林迎眉头微微蹙起,细细想了想。

突然,他灵光一闪,瞬间明白了。

朱熹在他的《论语集注》,子路篇,第十三章中有一注言:

“富而不教,则近于禽兽。故必立学校,明礼义以教之。唐太宗大召名儒,增广生员,教亦至矣,然而未知所以教也。”

朱熹在解释子路篇第十三章的时候讲到,唐太宗推崇文教,尊师重傅,临雍拜老,使宗戚子弟没有不受教育的,并且又大召天下名儒为学官,增加推广受教育学生的数量,使唐时的文教达到了历史巅峰。

据史书记载,唐朝文教本就发达,太宗又额外增加校舍一千两百间,增加学生二千二百六十人,仅在长安一地,就有在学学生八千余人、教授一千余人。

结合这段史事,就不难理解学政所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 最新章节第93章 增广生员,网址:https://www.71ge.com/281_28171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