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风雨飘摇十八州 第六十三章 潞州吕都城(1/3)

作品:《乱世枭臣

密林里不时传来几声不甘的虎啸,当宁小川等人回到茅草屋的时候,天都快亮了。

“累死我了,好在不算白来一趟。”宁小川晃了晃手里的酒葫芦,听着里面液体流动的声音,不由得笑了出来。

宋璟伸了伸懒腰,“只是可怜我这身老骨头了。”

“宁公子,你们可算回来了,要不你和聂姑娘休息会儿,咱们正午出发。”茅草屋外的孔真玄走过来说道。

昨晚事出紧急,本来宁小川是打算把孔真玄也带着的,毕竟不知道聂红衣口中的别有洞天到底是好还是坏。

但是他转念一想,把苏敏和素素两个小姑娘丢在山里也不安全,于是便把孔真玄留了下来。

宁小川看向宋璟,“老宋头,你要不睡会儿?”

“不用了,在哪睡不是睡,在这多耽搁时间。”宋璟摇着头说道。

宁小川在看了看聂红衣,聂红衣冲着他点了点头,宁小川笑了笑,“那好,等素素她们醒来,我们就出发。”

“好。”

日上三竿,早上出发那会儿还不是很热,山风吹过,伴随淡淡凉意,可走着走着天气越来越热,一抬头就能看到头顶的太阳肆意的炙烤着大地。

不过好在,他们看到了三堂关。

三堂关并没有宁小川想象中的那么大,甚至规格也不算恢弘,就一座关隘,一条城墙,再加上四座角楼箭塔,和普通关口并无区别。

但是和其他关口不一样的是,三堂关是真的在战火中磨练出来的,那苍白厚重的石墙诉说着当年的艰辛不易。

如今的三堂关只有很少的驻军镇守,当年蛮兵拼尽全力都想穿过的关门如今已经不再紧闭,洞开的城门前,百姓谈笑自若的走过。

宁小川一行人也跟着百姓穿过三堂关,过了这个关口,用不了多久就到潞州境内了。

马车缓缓驶过三堂关,宁小川稍稍探出头,看着身后的三堂关,感慨万千,过了关口就是潞州了。

……

潞州,北境三州之一,位于中州东部,是大奉境内著名的法家圣地。

提到潞州就不得不提法家,潞州境内的新陈,就是法家诞生地,法家鼻祖曾在此地传道收徒,将“法者,国之大也!”的理念传向大奉各地。

当然了,法家诞生到现在也有过许多名门大家,就像一百多年前名震大奉的韩催,一手组建了大奉典狱监。

还有三百年前的荀斯,一手主持编纂了《大奉国典》,而这《大奉国典》就是大奉的国法,一直延续至今。

法家重刑,认为要管理国家,必须采取奖惩结合的方法,没有刑法的国家没有威严,没有刑狱的国家没有尊严。

随着这些年各州刑罚越来越重,法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其他学派的敌视,尤其在潞州境内,法家的影响力要比其他地方大的多。

潞州境内多山谷,少平原,许多大城市都建立在山沟里,这次他们进入潞州,所要赶往的第一个城市便是吕都。

马车吱呀吱呀的走着,来到吕都城外,宁小川看着来往的百姓各个都眉头紧锁,便忍不住开口说道:“这些百姓怎么都是愁眉不展的,而且脚步匆忙,好像每个人都很着急的样子。”

宋璟靠在马车上,嘴巴里叼着一根茅草,缓缓说道:“这吕都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在吕都城内有一个叫做聚贤庄的地方,听起来像是一个土匪窝,其实啊还不如土匪窝。

这聚贤庄的庄主是新陈法家的嫡传弟子,而且是当今城主,吕都太守的亲弟弟,所以啊,这聚贤庄经常打着官府的名义,搜刮民脂民膏,搞的百姓苦不堪言。”

宁小川听罢,皱眉说道:“这么离谱的地方朝廷就不管吗?看着他们如此残害百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乱世枭臣 最新章节第二卷 风雨飘摇十八州 第六十三章 潞州吕都城,网址:https://www.71ge.com/280_28094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