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丰收时节(上)(2/3)

作品:《反贼:系统零基础指导造反

此,很多地方官员对于推广新作物的态度并不十分积极,毕竟不积极推广大不了被萧铮削职为民罢了,但若是因为推广新作物造成大量百姓饿死,自己是要在史书上遗臭万年的。

别说他们,就连新作物的狂热拥护者,户部尚书杜畿,一开始也是有事没事就去下邳城外屯田卫的土地转转,看看新作物的长势如何,可是马铃薯和番薯都是生长在地下,玉米也没开始结棒,虽说绿油油看着长势喜人,但是只要一天不收货,杜畿心里总会犯嘀咕,你行不行呀,细狗……不是,是新作物。

不止是地方官员和杜畿心里犯嘀咕,萧铮自己心中多少也有些没底,毕竟他虽说向其他人报亩产量的时候折半报的,但他也不知道,离开了后世的育种、化肥、农药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加持,这三样新作物的产量还能达到后世的几成。

毕竟,这个时代的小麦亩产量大多是50-120斤,而后世的小麦产量是800-1200斤,相差整整十倍。而这个时代的水稻亩产量大多是两百多斤,而后世的水稻产量是600-1200斤,相差了整整三到六倍。

抛开杂交育种的因素不谈,也可以看得出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化肥农药对作物的产量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萧铮真的担心马铃薯、玉米和番薯的产量会远远低于预期。

反正,有时候萧铮只能强行安慰自己,哪怕新作物的产量只有后世的一成,也比如今普遍种植的小麦亩产量高得多了。

好在现在终于到了可以收获马铃薯的季节了,马铃薯作为第一个可收获的新作物,它的亩产量如何,亲手挖出来就可以见分晓了。

因此,萧铮才会想到,亲自率领自己麾下的所有文武官员来下邳城外的屯田卫土地上,大家亲眼见识一下这马铃薯代表的新作物产量如何。

毕竟一直以来都是萧铮将新作物的产量吹得神乎其神,但谁也没有亲眼见证过他们的实际亩产量到底如何。

萧铮还特意提前将消息散播出去,惹得不少百姓今天都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就为了跑过来亲眼见识这官府大力推广的马铃薯亩产量到底有多少。

不止是百姓,连青州和徐州,甚至是兖州和扬州萧铮治下的太守和县令也特意派衙门里的差役不远千里跑来下邳,就为了具体了解马铃薯的实际产量,好决定明年要不要推广新作物。

这种时候也少不了世家,他们也派人过来围观,毕竟天下的土地就属于他们最多,他们自然比一般百姓更想知道新作物的产量,如果产量喜人,他们收获的粮食自然也能翻好几番。

萧铮和众官员赶到田里的时候,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早已先他们一步出现在了田间的阡陌上,目光悠然望着一望无际的马铃薯田。

不消说,那自然就是户部尚书杜畿了。

杜畿也看到了萧铮,忙迎上去,笑道:“主公还是来早了一些,现在距离吉时还有半个时辰。”

萧铮愣了一下,啥?收个马铃薯还有吉时这种说法?

杜畿看出了萧铮的困惑,反而正色道:“我前几日特意找人算过了,今日午时三刻乃是吉时,此时收获可以得到稷神的庇佑,保护我们齐国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一听到又是算命先生算的,萧铮就想骂人,封建迷信要不得呀,如果韩凝没有听信算命先生的鬼话,自己跟韩凝的孩子说不定都能打酱油了。

而且这个算命的算出来的是什么鬼时间,午时三刻不就是十一点四十五吗,现在已经是六月份了,天气如此炎热,那个算命的居然要大家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顶着烈日去收马铃薯。

尽管心里一直在吐槽,但是萧铮却什么也没说,毕竟如果你的下属和百姓都迷信的时候,身为上位者最好跟他们一起迷信,而不是试图去给他们灌输无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反贼:系统零基础指导造反 最新章节第204章 丰收时节(上),网址:https://www.71ge.com/280_28022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