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无中生有(1/2)

作品:《官鼎

王国鼎,在你们建镇的起始阶段,肯定是做了不少难,吃了不少苦。

温镇长,一开始,开拓者们就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困境。

港区建设领导组的办公室是借用江对面鳌江镇第四码头临时办公。一个多月后,为了方便工作,才搬到沿江渔业队三间破旧屋里。开始时,办公室里连电灯都没有,照明都要用蜡烛。由于办公室的窗户没有玻璃,风大时就一片漆黑。甚至连到工地上喝的水也要从对岸鳌江镇带过来,晚上下班后又要过渡回鳌江镇休息。

事实上当时新设的苍南县经济也十分困难,尽管勉强颁发了一个“建立沿江港区领导组”的通知,但这个件仅仅是个任命通知,甚至连通知对象不来报到也不了了之。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什么都不管,没有独立的财务,活动经费也要回原单位报销。由于各自的原单位本身也都是新建立的,多数单位没有经费,不同意报销,那么什么工地补贴、星期日加班都无从谈起了。自己去借来的办公室十分破烂也无钱修理。

困难面前,当时确实有人出现埋怨情绪,不应选址在滩涂上。所以在建设初期,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一是资金,二是住房,三是人口,还有是人们思想认识还不统一的问题。

两个公社划进来的五个村888人中居民供应户口只有110人。如果按照原来户藉政策,港口城镇永远达不到应有规模。历史上的城镇产生都是民间经济发展逐步形成的,靠的是是社会上主要是农村富人,善于经营的能人慢慢集聚起来,自然形成城镇、发展、壮大。

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实行城乡二元体制之后,城市和乡村的劳动力就不能自由流动。如当时平阳城关镇只有11000多居民,严重影响了工业生产和市场繁荣。

王国鼎,龙港镇的建设是白手起家,城镇的人口众哪里来呢?

温镇长,我们用户籍制度改革来吸引群众自发地到镇上居住、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南的农民率先走上了工业化、市场化的致富之路。当万元户在全国还很罕见的时候,在苍南县已涌现出6500家万元户。富裕起来的农民迫切需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迫切需要有一个交通便利、信息灵通、金融灵活、劳动力充沛的市场环境,更希望要改变自己长期落后的生活环境。他们迫切渴望享受城市明,体验城市生活。

而龙江港区作为正在建设的现代化城镇,正需要人才和资金。如果能把这些万元户、专业户、重点户和会经营、懂技术的能工巧匠请进来,到港区来集资办厂、开商店、经商、办服务业,港区建设和繁荣就有希望了。

在解决人口聚集上,苍南县专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龙港落户建房。一是有利地发展商品生产,二是有利加快县城和港区的建设,三是必须依靠国家、集体、个人等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渠道集资方法,而让一部分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两镇落户。

这一政策的出台,苍南县群众纷纷发动起来掀起进城热,4月中旬就有1900户农民申请到龙港落户。

但在具体办理申报手续过程中,由于有关国家规章制度的规定,尚留有旧制度的影响。在申报一户进城手续,就要盖8个公章。有时经办人碰不到,还要走第二次或第三次,盖8个公章就要几十次来回跑路,实在是繁琐。农民办完手续就要很多月时间。

苍南县委根据港区建设领导组反映,决定简化审批手续,采取了从捆印、减印到放权三项措施。同时,决定每月两次在港区召开县长办公会议,8颗大印集中一次盖印,使进城农民一次性办完全部手续。后来,捆印又变成了减印。县委决定,凡申请进城办厂经商的农民,只要盖县计委一颗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鼎 最新章节第115章 无中生有,网址:https://www.71ge.com/94_9479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