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从此有了“她”(2/2)

作品:《官鼎

张重要化名片。

王国鼎,江阴的做法是有远见的。

王国鼎,他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同学们也经常谈论刘半农和刘天华,因为他们两个都在北京大学教过书。不过,当时,他并不知道刘半农和刘天华是亲兄弟。

刘,王老师,那你肯定也刘半农很熟悉了,给我一。

王国鼎就知道这个刘是个有心人,他在江阴化局工作,对刘氏三兄弟能不了解。他逢人就问,大概是为了尽可能详细地掌握刘氏兄弟的素材。

王国鼎笑笑,老乡,在你的面前,我谈刘半农那是班门弄斧。好吧,我一些片段吧。

对于学家刘半农(1891-194),王国鼎的确是了解的。刘半农是我国“五四”新化运动的先驱之一。著名的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同时,他又是我国语言及摄影理论奠基人。194年刘半农在北京病逝,鲁迅曾在《青年界》上发表《忆刘半农君》一表示悼念。这篇章,王国鼎在《鲁迅全集》中已经看过多遍。另外,王国鼎在北京上大学的时候,就曾读过刘半农的章。

不过,刘半农的那些章内容王国鼎已经记不大清了,他只是记住了一些有关刘半农的轶事。接下来,王国鼎就随便谈了谈。不过刘和赵花都听的很专心。

王国鼎,据我知,这个刘半农是个才子,也是个传奇。

1905年,14岁的刘半农从翰墨林学毕业,以江阴考生第—名的成绩考取由八县联办的常州府中学堂。

在常州府学堂毕业前一年,出于对学校保守的教育体制的不满和失望,刘半农做出了—个惊世骇俗的决定,放弃到手的大好前程,毅然从学校退学。

191年夏随着一纸聘书,刘半农这个连中学都未毕业的乡村青年—个鲤鱼跃龙门,跨入了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并成为了那里的教授。这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但在当年蔡元培主政的北京大学,实行的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办学思想,还有像只有学学历报考北京大学没有考上的沈从后来也被聘为那里的大学教授。不过,刘半农后来也到英国和法国留学,并于1925年获得了法国国家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仍担任北京大学国系教授。

王国鼎他们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也经常谈到北大历史上那些曾经名噪一时的教授们,刘半农就是其中一个。

刘半农在语言学方面的贡献王国鼎现在也不上来了,不过,他还记得,在现代汉语中,“她”和“它”这两个字都是刘半农发明的。在言中,只有一个“他”。

和刘天华一样,刘半农也是英年早逝。

194年6月,刘半农在内蒙古考察方言途中遭到昆虫叮咬,不幸传染上致命的“回归热”。不久便与世长辞,年仅4岁。

听了王国鼎的介绍,刘,王老师,你的这些,比我们这里的导游讲的有味多了。这些细节得补充进去。

&;/&;
本章已完成! 官鼎 最新章节第107章 从此有了“她”,网址:https://www.71ge.com/94_94799/107.html